多數女生運動時穿著一般內衣,當肢體活動時,是不是感到有些不方便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為何運動時應該要穿「運動內衣」。

 
 
 
 
    穿著運動內衣的優點:
胸部是由乳腺及脂肪組成,本身並沒有任何支撐力,所以在運動時,較容易造成胸部韌帶受傷或外擴。而穿著合適的運動內衣運動,可完整包覆及支撐,不僅感到舒適、有安全感,也更方便活動。運動時應該穿著運動內衣,可盡情運動,並增加運動效能。
 
    不同的運動應搭配不同運動內衣:
因為每個運動的晃動程度都不盡相同,但都同樣會對胸部造成影響,可以運動激烈的程度為區別選擇:
-激烈運動: 建議穿寬肩帶的壓縮式運動內衣,此內衣會讓胸部緊貼胸腔,減少上下晃動。對胸部的包覆度及支撐性都比較好,且協助肩膀及背部分擔重量。
-靜態運動:可穿細肩帶的運動內衣,對胸部做了完全包覆及支撐的效果。例如:瑜珈及伸展看似不怎麼激烈的運動依舊會拉扯到胸部部位的肌肉,還是建議穿著運動內衣較適當。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運動內衣呢?
 首先,要先知道自己較常進行哪一類運動。
接著,就是要試穿,每個內衣的設計及版型都可能造成尺寸上的差異,千萬不能依平常穿的內衣尺寸做直接購買!
試穿時有幾點要注意:
胸部被包覆完整,腋下沒有多出的肉溢出,不造成胸壓感或勒痕。
試著稍微跑跑看、跳跳看,確認胸部受到完整的包覆與支撐。
吸濕排汗的布料非常重要,避免因悶熱潮濕使胸口皮膚長疹子或粉刺。
 
    運動內衣正確脫法:
千萬不要像男生脫衣服一樣雙手交叉去抓兩邊衣角,這樣雙手都會被卡住脫不下來也穿不上去,手臂肩膀也容易受傷,內衣耗損也會變高。
正確的方式:左手去抓右邊的下胸部分,直接往上拉,右手就只要往上伸直就好,一邊拉出來,頭就出來,就可脫掉運動內衣了。

台中復興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員分享】小萱(化名)

一週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對一般人而言或許容易,但對於生病抗癌的人來說卻是非常辛苦的事,小萱(化名)在治療一年後加入Curves,雖然辛苦,但是她願意堅持,只為了恢復健康...。讓我們一起給予祝福,因為,有祝福,就有力量!!
以下來看看她的分享。


 

2010年當醫生宣布我罹患乳癌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讓我身心受到嚴重的打擊,而要面對接踵而來的治療,體力和體重每況愈下,無疑是一大考驗,我知道自己沒有退路,也不能輕言放棄,在治療一年後,我加入Curves期待藉由運動,讓可以重獲新生。
當時一周需要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對我來說真是千辛萬苦,感謝教練一直給予鼓勵,使我可以慢慢的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我的身體狀況愈況佳境,持續維持2年的運動,健康的身體讓我重回職場,原本還擔心無法繼續運動,因為先前已養成運動的習慣,十分享受運動讓我大量釋放壓力及得到愉悅的心情,我告訴自己,慢慢調整步調,相信一定可以找到平衡的地方。
一開始,出現了放棄的念頭,畢竟長期服用抗癌藥物,身心容易疲倦與不適,還要兼顧家庭生活,真是充滿挑戰。但是我也因為堅持不放棄的努力運動,連我的醫生都說我的氣色變好,精神有活力,要我繼續保持運動,身邊的病友看見我的改變,紛紛替我感到開心。
這是我的夢想,不是賺大錢,而是癌症不再復發,有體力的勇敢走下去。

台中復興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乳癌發生率佔我國婦女罹癌第一位,每年有超過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家麟建議女性朋友們要定期篩檢,同時應從事規律運動以預防乳癌發生。

研究指出有運動的人比沒有運動的人乳癌發生率減少12%! Curves特別邀請吳醫師為大家說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約為每十萬名婦女188-194人,發生率及死亡率分別為每十萬人口65.911.9,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有29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
 
對於乳癌的預防建議除了定期篩檢外,也建議要從事規律的運動且維持固定的運動習慣。運動跟乳癌有何關係呢?2013年研究指出有運動的人比沒有運動的人乳癌發生率減少12%;每周2小時從事中等程度到劇烈運動的人,罹患乳癌風險下降5%;停經後婦女不論肌耐力、體重及腰圍狀況,只要持續保持運動的人也可減少10%乳癌的發生風險。因為運動可以調控身體賀爾蒙的變化,如女性賀爾蒙及胰島素,其中女性賀爾蒙已知和乳癌的發生率有關係;研究指出透過運動除了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外,還可以降低體內的女性賀爾蒙及胰島素,進而減少乳癌或其他相關癌症的發生率。
 
女性乳癌患者即使成功治療之後,也可能要面對更多的挑戰,如癌症復發、其他慢性病的發生及對於生理功能和生活品質下降的風險,包括疲勞、疼痛、抑鬱、焦慮、淋巴水腫、更年期症狀等。
 
女性乳癌患者每年約有四成病患會有因病憂鬱的症狀,最近研究指出如果能夠每天30分鐘、一週4天的運動,可以減少乳癌患者產生焦慮或憂鬱的情況,而且在治療後越早開始運動效果越好。在治療期間疲勞倦怠感或虛弱亦是常見的症狀,因此規律的運動也可以改善患者肩關節活動性、行走能力及減少疲勞倦怠感的產生。流行病學研究也顯示有運動的乳癌患者比沒運動的患者,不管在癌症復發率、相關併發症或死亡率會下降大約40-50%,而且可改善心肺功能、控制體重及體脂肪、加強肌耐力並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那要如何開始運動或從事何種運動呢? 對於癌症患者在從事任何運動前一定要先諮詢專業醫師,以免產生反效果。如有骨轉移風險或骨質疏鬆,就不建議從事過度負重的運動,以免產生骨折,此時可以游泳或水中運動取代;免疫力低的患者就不建議到大眾健身房運動,以免增加感染機會;如果有肢體末端如手部或腳部的周邊神經病變,造成感覺異常,此時就建議可踩定點式腳踏車來取代其他負重性的運動;女性乳癌患者可以做上半身的訓練但速度要放慢;肢體淋巴移除患者容易造成淋巴水腫,但目前初步研究顯示乳癌患者接受漸進性的阻力訓練並不會加重淋巴水腫的情況。
 
一般建議運動量為每天30分鐘、一週5天中等程度的運動,如健走、騎腳踏車、園藝或家務等,以增加體溫上升或呼吸速率即可達到運動效果,這種程度的運動即使正在接受治療的病患也適用,但還是要依據個人本身的狀況而定,循序漸進,必能日起有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 吳家麟

台中復興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來源】Curves會員

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在Curves的會員中有不小心生病了的姐妹,某分店一位會員(不便具名)勇敢分享她的感受。我們呼籲女性朋友們要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一起加油.....。以下謝謝她的分享,同時也予以深深祝福。

 



在還沒有來到Curves時,我沒有固定的運動習慣,但是在Curves為了想要變瘦、變健康,我都很準時的到店鋪運動,所以一直以來我都自認是個健康寶寶。不料在20148月發現我的乳房有疼痛感,且頻率不斷增加醫生告訴我必須面對漫長的治療之路時,我徹底崩潰了滿腦的後悔懊惱,不斷自責自己為什麼要拖延?

Curves每年不斷的宣導乳癌防治,教練們也不時的鼓勵大家要定期去檢查,但是我心存僥倖,總是覺得不會是自己,如今,當知道自己的病情時是多麼的後悔。

接下來開始一年多來的治療,過程中我想起Curves的宣導影片,正是我當時經歷的,慶幸我有持續的運動,雖然化療非常痛苦,卻讓我能夠足以有體力應付,這期間店舖裡的教練不時的慰問,分享店鋪的照片,讓我充滿慰藉,明明沒有血緣關係卻那麼關心我

今年4月分我開始恢復運動,店裡就像是個大家庭,能夠回到這個我喜愛的運動場所,真的是超級開心的!

台中復興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教練手上傳遞健康快樂給家人朋友,是很棒的分享!!

「腦內啡(endorphin)」是大腦分泌的一種令人感到快樂放鬆的荷爾蒙,我們來拆解這個名詞:endorphin = endo(內在) + morphin(嗎啡)。也就是由大腦自動產生、類似嗎啡一樣可緩解疼痛與具有鎮靜作用的天然止痛劑,能夠帶給人快樂的感受。

很神奇的是,除了運動之外,當我們對人們付出無條件的關懷時,會因幫助人而獲得滿足感,此時,大腦會分泌令人愉悅的腦內啡,而且即使在事後回想這助人的經驗,在回想的過程中也會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而再次湧現幸福感。

換句話說,一個經常幫助別人的人,會特別感到平和、快樂,是一位幸福的人。
所以,讓「運動」與「助人」成為我們「健康生活型態」的一部份,從自己做起,再將這份「善能量」散播出去。

響應10月國際乳癌防治月,Curves鼓勵更多女性朋友們一起來「運動防癌」「快樂防癌」,當會員姐妹來到店裡看到新海報時,可以想想,身邊還有哪位家人、朋友還沒有運動習慣,請邀請她們加入Curves這個大家庭,幫助她們更健康、漂亮、快樂!!
當您身邊的人因為您一個小小的分享而改變時,幸福感也將填滿您的心裡。

台中復興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運動,也知道非運動不可,卻從來沒有運動習慣,那麼該從何開始呢?
只要用心回答4個問題,眼前就會出現一片光明啦:

(1) 想健身最強烈的「明確」動機是什麼? 形塑「希望的自己」!! 
      舉例:
   A) 希望變緊實,體脂要從35%降到23%;衣服要從XXL到M號。(有數據)
      B) 希望加強肌耐力,明年4月要出國自助旅行。(有時間、目的)
      C) 希望冬天不再怕冷、手腳冰冷。(明確的身體現象)
      D) 希望減緩更年期症狀、預防骨質疏鬆。(明確的身體現象、體檢數據)
   E) 健康紓壓。(明確的身體現象)
      F) 其它.....。

(2) 是否願意給自己1年以上的時間,養成運動習慣,將上列大目標分成幾個小目標,分階段完成?


 


(3) 了解應該做什麼運動才能達成「希望的自己」嗎?
      30分鐘可同時做到「肌肉訓練+有氧運動+伸展運動」,省時有效:
   -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及燃脂效率,形成不易變體質,做好體重控制。
   -增強體力,消除疲勞。
   -強化骨質,預防骨鬆。
   -活化神經系統,預防慢性病、加強免疫系統少生病。
   -提高心肺機能,消除疲勞。
   -減少膽固醇。
   -減輕動脈硬化。
   -控制血壓及血糖異常。
   -增加身體的柔軟度,消除疲勞,減少運動傷害。
   -增加腦部活化性,保持頭腦清醒。
   -促進血液循環。
  
(4) 心中理想的健身環境是什麼?
      -都是女生一起運動,無異性眼光。
   -有明亮快樂的環境。
      -有熱情親切的教練指導不加價。
      -每月量身,以掌握身體狀況。
   -可跨店運動。
   -經常提供正確的減重塑身健康知識。
      -同時做到肌肉有氧伸展運動,簡單易上手,每次運動不用花太多時間。

OK,就是這麼簡單卻很完整,真心推薦,是Curves這個來自美國的女性健身品牌,只要妳下定決心,走進Curves,有關運動的一切放心交給教練就對囉!!

國際粉紅10月,和Curves一起運動防癌愛自己,報名體驗按這裡:
http://www.curves.com.tw/promotion/

台中復興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來源】Curves士林
【會員分享】姵萱

 

2016/1/18加入
體重:85.2kg→78.2kg (-7公斤)
體脂重:32.9公斤→27.3公斤 (-5.6公斤,約9.3瓶油)
總體圍:641公分→596.5公分  (-44.5公分)
 
 
姵萱控制體重之後(右)也改善了健康
 
中時,醫生在我的大腦發現長了一顆腫瘤。
因為這顆腫瘤,讓我賀爾蒙失調,生理期不穩定,體重無法控制。我每天必須服用好多藥物才能控制病情。雖然幾年之後,腫瘤獲得控制,但我的體重已經上升到82公斤,之後,不僅是讓我養成了規律運動的習慣,﷽﷽﷽﷽﷽﷽﷽﷽﷽﷽﷽﷽﷽況卻沒有改善﷽﷽﷽﷽﷽﷽﷽﷽﷽,不如想成我是每一天都在一點一滴地建築自己的健康﷽﷽﷽﷽﷽﷽﷽﷽﷽身體狀況也很差。
 
後來我在網路上發現Curves,加上身為會員的姑姑大力推薦,抱著期待的心情,我跟著媽媽一起加入了士林店。
 
開始運動的第一個月,我瘦了很多,也對自己有了信心,想說這樣下去,不用一年我就可以回到以前的體重。
但不知道為什麼,運動4個月後,我的數字開始停滯不前,我也害怕是否自己真的瘦不回去。
幸好,Curves的教練也發現了這個問題,開始從運動強度、飲食控制、水分多寡、睡眠等各個層面幫我找出原因,也因為他們的專業的協助跟支持,我才有動力堅持下去。
 
 
姵萱(左)和媽媽一起開心規律運動
 
有時遇到難關無法突破,教練們總會仔細地幫我抓出問題,也給我很多心理建設跟觀念調整。當我試著去改善這些問題後,我的體重也再度下降!更棒的是,當我養成規律運動後,我的腫瘤也越來越小了!這個成果讓我跟媽媽更堅信運動真的能改善我的健康!
 
來到Curves之後,不僅讓我變得愛運動,更多的是心態上的轉變。以前我只想著變瘦,不斷地給自己壓力;但現在,我都想成我是每天都在一點一滴地建築自己的健康,反而更有成就感跟自信。
 
我希望我能繼續維持運動,讓身邊的家人朋友看見我的成果,鼓勵更多人開始運動!
 
 
 

台中復興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來源】Curves永和永安
【會員分享】家綺

 

 


加入CURVES已三年,每次定下的目標都督促自己要~~~ 瘦瘦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體重不減反增,直到有一次健檢報告出現了紅字自己才驚覺到要下定決心改變自己……
 
我不斷的思索著要如何的瘦!!更要瘦得健康,於是我双管齊下每周3次以上在CURVES健身中心接受正規運動的課程,假日也多從事游泳及郊外步道健走活動等。並也搭配飲食調理,也就是改變飲食習慣每日都以蛋白質的食物為主(:白煮蛋、無糖豆漿、脫脂牛奶、魚雞肉、豆腐、乳清蛋白粉…);多吃低醣份的水果;晚餐不食米飯以少許肉類及青菜吃到飽、每日一定要喝水2500~3000cc。就這樣持續了二個月我感受到身體變好了;氣色也提升許多了,同事都說我瘦好多也變年輕了,也讓自己變得更有自信了!

我在二個月以前的體重為62.3kg在二個月的努力下我的體重已經瘦到了56kg,這都要感謝CURVES健身中心教練的指導及鞭策之下,讓我尋回信心也讓身體變得更健康更有活力,這一切的辛苦及努力都是值得的;我願意把這份喜悅來跟大家來分享!

台中復興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全有效又快樂的Curves30分鐘運動,是女性維持健康重要的一部份

聞癌色變,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癌症候選者,癌細胞乃由人體自身的細胞形成,無時無刻都在進行,在身體裡潛伏多年,待身體處於免疫力低下時,就容易轉成惡性,侵蝕身體健康。所以,關鍵就在於「免疫作用力」是否足以遏制癌細胞的生成,在「癌化期」之前為身體打造一個「無癌環境」就相對重要!!
 
 
國民健康署於20164月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102年癌症新發人數為99143 人,每236名國人就有1人罹癌,平均每5分鐘18秒就有1人發現癌症,與10年前744秒相較快轉1.5倍。
其中女性罹癌前十大癌症發生率佔第一位為「乳癌」,其死亡率則在85年時首次超越子宮頸癌,相較於歐美國家55~65歲的好發生率年齡,台灣乳癌患者的年齡層則分佈於45~55歲,偏顯年輕,每位女性都不可漠視這項統計。


 
乳癌為何會發生?根據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認為,屬於遺傳的基因因素約占10%,另有80~90%的原因是生活方式,可能的因素有飲食西化(如高油、高糖)、晚婚不育、超過三十五歲生第一胎、久坐不運動的生活型態、肥胖等。這些原因,也無形中在降低免疫力,為正常細胞「佈置」一個轉化為癌細胞的環境。
 
「不當飲食」、「缺乏運動」(形成肥胖)的生活型態是致癌很大的原因。在我們對癌症治療所知仍有限的情形下,癌症的防治該始自日常生活,從個人到家庭,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天天五蔬果,遠離煙、酒、檳榔,每天有適當的運動,就可以防止60-70%的癌症發生。
 
其中,運動的部份,「有許多國內外研究發現,常運動的人罹患癌症機率較少運動的人低,而且缺少運動所導致的體重過重、腰部肥胖會增加罹癌的風險,所以建議每天從事30分鐘以上的運動…,不僅可延長3年壽命,還可降低癌症死亡風險10%。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少20%,總死亡率也降低了 14 %。運動有助於預防包括大腸癌和乳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腎臟癌的發生,而且運動也是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本段資料來源:台灣癌症基金會
 
Curves運動在台灣近十年來,為女性朋友打造「健康的身體環境」作用已深植人心。由肌肉訓練、有氧運動、伸展運動組合而成、經過精心設計的運動方式,每次只要30分鐘,維持每週3次,即可有效增加肌肉、提高基礎代謝率、燃燒體內過多的脂肪,控制肥胖;強化心肺功能以及體內循環能力,代謝廢物質,是提高「免疫力」的關鍵運動!!
 
在癌症疾病叢生的年代,「預防醫學」盛行,其中,最貼近人體提升免疫力的,「規律運動」絕對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要務,若您還是久坐一族、還在忙到沒時間運動、還認為每天做家事就是運動….,這樣的想法,讓愛您的Curves很擔心喔,別再「坐而思」了,請「起而行」吧!! 要健康就要動、要防癌更要動!!
 
國際粉紅10月,和Curves一起運動防癌愛自己,報名體驗按這裡:
http://www.curves.com.tw/promotion/

台中復興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暴飲暴食,年輕時吃不胖,但隨著年紀增長,卻感到多餘的脂肪默默上身甩不掉...
以前若不小心多吃一點,也會很快瘦下來回復原狀,現在卻有回不去的感覺...
試穿合身的牛仔褲、顯瘦褲、無袖上衣、套裝...就可以明顯感覺出來、衣服版型漸漸與身型不符。

請看下圖:

 



同樣約54公斤的體重:25歲時看起來緊實瘦;35歲看起來微胖、有些部位感到鬆垮;45歲時看起來身材就有些失控了。
 
體重維持不變,但肌肉在減少、脂肪在增加,是因為荷爾蒙的關係,約30歲開始,每年的肌肉量約減1%,都沒理它的話,到45歲,就會減掉15%;到70歲,就會減掉40%.... 。(嚇)
 
年輕時有足夠的肌肉量足以提高代謝率、輕鬆燃脂;30歲以後肌肉量開始下降,基礎代謝就會下降、脂肪有增無減。呈現在外的,當然就是中年發福、鬆垮感與日俱增、甚至有駝背的現象(還以為自己變矮了>.<),同時也會感到肌耐力不足容易累、易罹患因肥胖引起的慢性病。
 
所以,請勿輕忽「肌肉量減少」這個現象,無視發生並不代表沒發生。肌肉是體內的黃金組織,關係著身體年齡是否年輕,非用心維持(或增加)不可。所幸,可以透過規律的「肌肉訓練」來控制肌肉「止跌」,提高基礎代謝率,燃燒脂肪,養成不易變胖體質。肌增脂減時,年輕吃不胖、中年也不發福唷~

台中復興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