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知識+ (12)
- Aug 29 Mon 2016 11:36
【運動知識+】脂肪會直接轉變成肌肉嗎?—不可能!!
- Aug 24 Wed 2016 14:59
【變瘦迷思】局部瘦? 有這回事嗎?
我想瘦小腹...我想瘦手臂...我想瘦大腿...我想瘦腰間肉......
會的,但是妳必需做「全身性」的肌肉訓練,而不是只做「局部」的訓練。
因為,脂肪的消耗是全身性的,除非透過人工的方式(抽脂),否則是無法單一完成「局部瘦」的願望。
![]() |
Curves運動訓練到全身各大肌群,增肌減脂燃燒500大卡 |
健康瘦身的關鍵是「增肌減脂」:
(一)體脂肪分佈,最容易累積在腹部,另外,手臂、臀部、大腿外側等,也是容易堆積脂肪的地方。若在某部位覺得累積比較多的脂肪,這可能與天生的遺傳體型有關,但並不代表其它的部位是瘦的。所以,應從事全身性的肌肉訓練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燃燒的,便是全身的脂肪,想瘦的部位,就會瘦下來;沒注意到的部位,也會瘦下來。
(二)我們每天若是「消耗的卡路里>攝取的卡路里」便能控制住肥胖,但原則是,仍需攝取營養均衡及足夠的熱量維持身體所需,若是以不當節食以攝取較少的卡路里,這樣反而會減掉肌肉。當妳只做局部運動時,能消耗的熱量是少的,必須做全身性的運動,才足以消耗全身多餘的熱量,使妳的全身體態苗條勻稱。
- Aug 19 Fri 2016 16:12
【運動知識+】肌肉訓練的「超負荷原則」!!
- Aug 17 Wed 2016 12:31
【變瘦迷思】運動時「大量流汗」才會瘦?
在Curves運動時,教練會經常提醒會員,要補充水份。是因為運動時排汗與喝水,有助提升代謝,同時讓身體不因流汗而呈現缺水的狀態。
並不是「大量流汗」,就會排掉脂肪、瘦身效果才會好。但是,若運動時均沒有流汗、心跳加速等生理反應,可能代表運動強度不足(只短時間慢跑、散步的人還有運動時間不足的問題),沒有達到燃脂的標準,當然也會影響瘦身的成果。
所以,在Curves運動時,每8分鐘量一次脈博,會員姐妹們應留意是否落在應有的強度(當然還是要依個人體能漸進強度),而不是非要大量流汗才覺得「有瘦到」。
坊間還有一些錯誤的做法,很多人故意以高溫加熱的方式,期望身體可以快速減輕體重,例如: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運動、穿著膠質服裝、或做蒸汽浴、塗辣椒膏...等,這是非常錯誤的知識。流汗是身體排熱的機轉,若不能適當排熱或是過度排汗會有中暑、休克甚至死亡的危險。採大量排汗法企圖減肥的人不僅徒勞無功,還會危害身體唷~
- Aug 13 Sat 2016 08:00
【運動知識+】什麼是「心肺適能」?
我們常說的「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環境(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體適能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從事體力活動或運動皆有較佳的活力及適應能力,而不會輕易產生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
健康體適能有五大要素(如下圖):
- Aug 11 Thu 2016 11:58
【變瘦迷思】喝水也會變胖?
每個人每天所吃的食物內容哪些易發胖,並非三言兩語可做結語,包括食物本身所含的熱量、烹調用油及佐料、偶而喝些含糖飲料、攝食量...,要仔細計算的話,一天下來有均可能會攝取過多的卡路里。
所以平時應加強身體活動量(包括活動及運動),只要「消耗>攝取」卡路里,基本上就可以減少發胖的機率。
那「喝水」呢? 每天1500~2000cc的飲水量,喝了會胖嗎? 此時,一句話就可做結語:水是零熱量的物質,所以「喝水不會變胖」。
應該說是:「不喝水才會胖」!! 我們就來說說「喝水」對身體的作用:
(一)調節體溫:可控制體溫平衡,讓身體感到舒適,無論冬天或夏天,應多喝溫開水。
(二)增加代謝:喝水可促進代謝力。
(三)排泄廢物:排出體內廢物,維持體質的酸鹼平衡。
(四)促進循環:多喝水,使血液循環變好。
身體代謝好、循環好,自然也可減少發胖的機率。
以成年人而言,一般每天需喝足1500-2000cc的水量,若當日有較大的活動量、或夏天水份流失較多,則可再加500~1000cc左右即可,雖說喝水有益健康,也千萬不要狂飲或過量,以免引起水中毒。
平常可備妥水瓶水杯放在身邊,慢慢喝以隨時補充身體水份,莫等口渴時才喝水。而運動前、中、後,均需要補充水份,更有助身體循環。
PS. 身體有特殊疾病者需按醫師指示喝水。
- Aug 08 Mon 2016 09:52
【運動知識+】何謂身體組成(Body composition)?
身體由骨骼、肌肉、脂肪以及其他組織所組成。身體組成(Body composition)是指各組織佔全身的比例。
其中,脂肪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受重視,因此,身體組成焦點著重在體脂肪佔全身組織的比例。囤積過多的脂肪與心臟病、高血壓、膽囊疾病、糖尿病等的疾病都有很密切的相關。而因為科技進步且繁複多樣,人類身體活動的機會愈少,肥胖對健康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身體組成評估指標包含體重、身體質量指數、體脂肪百分比、腰臀圍。
【體重】
女性:(身高-70)×0.6 ± 10%
男性:(身高-80)×0.7 ± 10%
體重過輕:實際體重比理想體重少於10-20%
體重過重:實際體重比理想體重多於10-20%
肥 胖:實際體重比理想體重超出20%
【體脂肪】
【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
【維持與調整】肌肉訓練是關鍵!!
每週3次/每次30分鐘的Curves肌肉訓練,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燃燒多餘體脂肪,養成肌多脂少的身體組成,並搭配飲食控制(含每日喝足夠的水量)及正常作息,便可達到控制體重、體脂的作用,讓我們頭好壯壯健康美唷~^^
- Jul 22 Fri 2016 16:59
【運動知識+】活動v.s.運動
運動(Exercise):體能活動的一種,定義為一種經過設計、較具結構性及重複性的身體動作,來增進或維護某些成分體適能。
沒有規律運動的人,生活上大多只是「活動」,但所能消耗的熱量遠不如「運動」;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會自然減少,連帶降低代謝率,導致肥胖與慢性病;所以,生活中不能沒有「運動」,它和「有益的活動」共同建立我們的「健康生活模式」(下圖, 右方):
其中的"關鍵」是:規律的「肌肉訓練」提高肌肉量以促進基礎代謝,拉高一天的總消耗量(1公斤肌肉1天可消耗110卡路里),接著啟動正向環環相扣的效應:
- Jul 15 Fri 2016 11:12
【運動知識+】胖瘦關鍵:基礎代謝!!
- Jul 09 Sat 2016 09:53
【運動知識+】6分鐘促進「身段柔軟」!!
- Jul 01 Fri 2016 11:17
【運動知識+】增強肌肉適能,為活動力加分!!
![]() |
從事重量訓練,需要教練指導,以避免受傷 |
首先,先來了解「肌力」與「肌耐力」的區別:
「肌力」:
指肌肉對抗某種阻力時所發出的力量,一般而言是指肌肉在一次收縮時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
「肌耐力」:
指肌肉維持使用某種肌力時,能持續用力的時間或反覆次數。
當肌肉衰退時,肌肉本身往往無法正常勝任日常活動及緊張的生活與工作負荷,容易產生疲勞現象。
提升肌肉適能,保持良好的肌力和肌耐力,可免於肌肉疲勞和痠痛、預防運動傷害、提升運動能力;改善身體組成、提高工作效率、適度紓壓;對於預防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也有所助益。而增進肌肉適能最好的方法就是從事肌肉訓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重量訓練。
我們建議從事「重量訓練」應有教練指導是比較安全的做法,避免受傷。
在Curves的油壓式重量訓練中,教練建議會員採隔天來館運動,是因為肌肉訓練後肌肉需要48小時的恢復;若會員們想要每天來館運動,則建議在器材上採一天強、一天弱的訓練模式,以免肌肉過度操勞,反而適得其反。
許多人在離開學校之後,少了體育課,「規律運動」也停止了,其實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人體在缺乏規律運動時,身體機能就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30歲以後尤其明顯,主要原因就在於肌肉量減少。所以,在生活中排入屬於自己的體育課,增強肌力、肌耐力為「活動力」加分喔!!
- Jun 17 Fri 2016 13:07
【運動知識+】因為經常「腰痛」而減少運動嗎?
除了特殊原因之外,許多人會因腰部肌肉不足而不小心拉傷、受傷而引起腰痛。在覺得自己容易腰痛時,因為怕受傷,卻選擇減少運動,這樣是對的嗎?
腰痛時應該要尋求醫療檢查,徹底找出腰痛的真正原因,經過治療後,必須做可增加肌肉的肌肉訓練來強化腰部肌肉的力量。
若一直隱忍腰痛而減少運動、也不去醫院做完整的復健,當身體因缺乏運動而漸漸肥胖時,會加重腰部負擔,身體正常的活動量也會減少,形成負向循環,是很得不償失的事。
在醫院完成復健後,可於Curves使用油壓器材延續復健作用,依著身體負荷承度調整,相對安全,有效增加肌肉量、強化腰部力量。而且,透過器材會讓我們保持良好直挺的體態,減少再受傷的機率、呈現好精神、好氣色。
腰痛時應該要尋求醫療檢查,徹底找出腰痛的真正原因,經過治療後,必須做可增加肌肉的肌肉訓練來強化腰部肌肉的力量。
若一直隱忍腰痛而減少運動、也不去醫院做完整的復健,當身體因缺乏運動而漸漸肥胖時,會加重腰部負擔,身體正常的活動量也會減少,形成負向循環,是很得不償失的事。
在醫院完成復健後,可於Curves使用油壓器材延續復健作用,依著身體負荷承度調整,相對安全,有效增加肌肉量、強化腰部力量。而且,透過器材會讓我們保持良好直挺的體態,減少再受傷的機率、呈現好精神、好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