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4.5kg
體脂肪:-4.3%
肌肉:+2.4%
來Curves之前,每逢休假,除了補眠,就是到處打卡享受美食,因此家人朋友對我的臉書既定印象就是美食分享。回憶真正放縱約略在2013秋冬,而2014寒假過後,適逢工作轉換之際,抱持著培養運動習慣和瘦身的目的,正式加入Curves,初次運動前的量身數字是重回現實的殘酷,畢竟,家中體重計早已束之高閣。
一開始雅筠教練介紹,運動滿百次就有一件T恤,那時內心的OS是100次耶?感覺就是遙不可及的數字,為什麼沒有設計50T?現在已想不起第50次運動是何時,但後續的100、150和200次,我都有特別安排以做紀念,迄今,不知不覺也拿到400T了。
剛開始運動的頭兩月,自恃每週都有照教練所說認真運動3次,所以在飲食上並未有所控制,還是開心地吃吃喝喝,沒想到第二個月量身成果竟然比剛加入「不減反增」,快崩潰了,趕緊尋求Fanny教練釐清原因,從飲食克制著手,後續每個月雖然數值改變不明顯,但都有維持緩慢下降趨勢。在即將滿百次的時候,去河南店跨店,也許是強度提升(新店鋪的器材需要大家多多磨練),所以2014年11月量身(領到百T),也是肌肉量晉升30%以上的開端。
但沒想到後續經歷3-4個月的停滯期(冬天因為天氣較冷,能hold住基本上就算持平),起起伏伏的量身結果讓我感到有些阿雜和灰心,教練們都知道我每次量身前都很緊張,害怕面對現實。
我每月固定的量身日是在上旬,而工作關係每逢月底、月初是最忙的時候,不一定固定能來運動,還要趕出很多張開會報表,被時間追著跑的壓力,再加上開會眾多美食的誘惑,先天就累積不少不利因子了,所以2015年3月量身(第150次運動)的成績,竟然比年後回來運動參加減脂比賽的數值更糟,可以明顯發現那天是人和身體來到運動圈了,魂似乎沒有跟著來,整個人超down,加上那時候代謝突然出了些問題,除了月會,還有為期3個月hold住姐的後測,導致排泄變得不是很順暢,試了各種改善方法全都沒有效…
後續開始改變的契機是Curves恭喜我運動滿一年的簡訊,是啊~陷入停滯期的同時,除了尋求教練意見,或許也該靜下心來思考,當初為何來加入Curves運動的初衷,再從現實面考量,每個月繳一樣的月費,其他會員做得到,我也一定可以的。從2015年1月起的每週1次進階,3月則是每週固定做2次進階,開始加強進階運動的次數,總之,在運動圈「全力以赴,盡情揮灑汗水」,當天做強的,就在器材上盡力;當天如果做弱的,就在踏板上全力衝刺。但值得提醒的是,先求動作是否正確,再求速度提升,才是有效的運動!就算沒有掛上進階的牌子,偶爾可以做到比進階還進階卻不會累。
瘦身最重要就是「忌口」。來運動並非萬靈丹,在飲食上仍需克制,雖然內心也曾交戰過好幾回,適時的犒賞,但放縱後就要更加倍努力消耗,假使完全跟美食隔絕,反而會悶出病吧!!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少吃多動」,但仍須維持每人每天的基礎代謝率,「蛋白質女孩活動」實際實踐效果還不錯,當天做強的記得在30分鐘內要補充蛋白質,就能讓身體燃燒多餘體脂肪,以利修復運動時破壞的肌肉,打造易瘦體質,自己明顯感覺身體緊實,詢問Wendy教練,其實每人每天所需的蛋白質為【自己體重(公斤)*1~1.2】(克),所以每天補充營養品,也更能幫助自己增加肌肉喔!
因此,實測結果,Amazing,不只教練,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體脂穩定下降,且肌肉量上升。而且肌肉量提升,除了擁有「易瘦體質」的優勢,較以前較低肌肉量的時候,更有本錢大啖美食呢XD不然往往是開心地填飽肚子得到滿足,反而會讓體脂產生可怕的波動…同時聽從Change教練建議,每天努力達到自己體重*30cc的喝水量,由於過往曾有水腫情形,所以記得補充水分要在正確時間,晚餐後到睡前,為了睡眠品質,喝水比重最低。
回首這2年多來,平均每週跟教練見面3次,謝謝教練們的細心指導,還有開心的閒話家常,也是一種鼓舞,很喜歡大墩店的和樂氣氛,偶爾和會員閒聊,感覺彼此就像家人朋友般親近,一起運動也是緣分呢!即便工作忙碌,只要時間還來的及,運動也是種很棒的壓力釋放喔~
因為固定運動的關係,明顯感受到身體健康和緊實,也重拾以往定期捐血的習慣,在固定捐血時,感受到「身體愈健康,流速會較快,很快就滿250cc了」。現在和親朋好友們聚會,大家除了驚訝和讚嘆我的改變,很開心自己的親身經歷能成為「影響眾」,推廣健身的種種好處,有朋友們因此也成為Curves的一份子唷!
當然,人終究有惰性存在,數值會波動是正常的,不能為了追求量身進步,就過於要求,也不能自恃成績不錯,開始不知節制的放縱,因為…數字終會說明一切。莫忘初衷,設定階段目標,有利自己擬定修正方針,突破停滯撞牆期!!